选择语言/language

案例应用丨TFF技术实现植物外泌体的精准捕获与高效纯化

发布日期:2025-03-17


1、前言

植物来源的细胞外囊泡(Plant-derived extracellular vesicles,PLEVs)或植物外泌体样纳米囊泡(Plant exosome-like nanovesicles,PELNVs)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脂质双层膜结构,排除了动物源细胞外囊泡的免疫原性,具有包裹疏水性和亲水性化合物、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,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载体[1]。另外,因其与植物组织分离后具有某些同源的生物活性物质,如富含生物活性脂质、蛋白质、RNA和其他药理活性分子,可以用作某些疾病的治疗药物或进行疾病的营养干预[2]。然而,植物外泌体的高效提取面临挑战,传统提取方法(如超速离心、聚合物沉淀等)存在效率低、外泌体损伤严重、纯度不足等问题。近年来,切向流过滤技术(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, TFF)因其高效、可规模化等优势,逐渐成为植物外泌体提取的核心技术。本文重点综述切向流过滤技术在植物外泌体纯化中的优势,并探讨其在抗氧化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


2、植物外泌体的抗氧化特性

目前植物主要分为水果、蔬菜、草药三类,每组的PELNs都可应用于生物医学。水果来源的PELNs表现出抗氧化能力,蔬菜来源的PELNs表现出抗病毒和胰岛素抵抗调节能力,草药来源的PELNs具有再生和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。多项研究表明,PELNs具有抗炎、抗肿瘤、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,可用于治疗肿瘤、炎症性疾病及细菌感染等疾病,还可作为药物靶向递送的载体,在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(图1)。


图1. 植物来源的PELNs的生物学功能总结[2]

植物外泌体天然携带抗氧化成分,其抗氧化机制包括:①活性分子递送:如多酚类(如白藜芦醇、槲皮素)、黄酮类化合物,可直接清除自由基(ROS);②调节细胞信号通路:通过递送miRNA激活Nrf 2/ARE通路,促进抗氧化酶(SOD、CAT、GPx)表达;③线粒体保护:修复氧化应激导致的线粒体膜损伤,维持能量代谢平衡。如葡萄外泌体可抑制UVB诱导的皮肤氧化损伤,柑橘外泌体通过上调SOD活性减轻肝脏氧化应激(表1)。




3、TFF在植物外泌体纯化中的核心优势

3.1
TFF技术原理

切向流过滤通过平行于膜表面的流体剪切力,实现外泌体与杂质(如蛋白质、细胞碎片)的高效分离。典型的流程包括:

1. 粗分离:使用大孔径膜(如500kDa)去除大颗粒;

2. 浓缩:通过中空纤维浓缩样品;

洗滤:置换缓冲液以去除小分子污染物。

3.2
技术优势

1.高效处理大体积样品:

  • 连续浓缩与纯化:TFF通过切向流设计,可快速浓缩大体积样品(如植物培养液或提取液),避免传统超速离心法的时间限制;

  • 缩短周期:相比超速离心需多次重复离心,TFF可一步完成浓缩和洗滤,显著提升效率,尤其适合工业化生产需求(图2)。

图2. 超速离心法(UC)和切向流法(TFF)提取外泌体的过程和原理[3]


2.温和操作保护外泌体完整性

  • 低剪切力环境:切向流设计减少膜表面堵塞,降低机械剪切力,避免外泌体膜结构损伤。

  • 生理条件兼容:全程在低温或中性缓冲液中进行,无需添加化学沉淀剂(如PEG),保留外泌体的天然生物活性及功能。


3.高回收率与高纯度

  • 精准分离:通过选择合适截留分子量(如100-500 kDa)或孔径(0.1 μm)的滤膜,有效区分外泌体(30-150 nm)与杂质(蛋白聚集体、细胞碎片)。

  • 减少损失:动态过滤模式减少膜堵塞,外泌体回收率可达80%以上,远超超速离心(通常低于50%)。


4.可扩展性强,适应工业化需求

  • 线性放大能力:实验室规模与工业生产设备原理一致,工艺参数(切向流速、跨膜压力)可直接放大,降低工艺开发成本。

  • 自动化控制:可与在线监测系统(如压力、流量传感器)联用,确保批次间一致性,符合GMP生产标准。




4、TFF技术在植物外泌体纯化中的应用案例


4.1
医药领域
  • 皮肤修复:姜外泌体经TFF纯化后,多酚浓度提高3倍,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ROS生成(体外实验IC50降低40%);


  • 神经保护:西兰花外泌体负载姜黄素,靶向递送至脑部,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氧化损伤。

4.2
化妆品开发
  • 抗衰老配方:苹果外泌体通过TFF与脂质体融合,透皮吸收率提升50%,减少紫外线诱导的胶原蛋白降解。

4.3
食品工业
  •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:绿茶外泌体经TFF纯化后稳定性增强,可制成口服片剂抑制肠道氧化应激。



基于上述切向流技术的应用场景,同腾新创自主研发的CEL-G® TFF Lab系列外泌体浓缩系统(图3),在切向流超滤浓缩的基础上,创新性地引入“澄清、浓缩、除菌”三级分离原理,实现了外泌体的规模化、自动化浓缩富集。该系统不仅显著提高了外泌体的收获效率,还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,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一致性。


图3. CEL-G® TFF Lab系列外泌体浓缩系统


系统具备高效、便捷、自动化程度高、可根据需求灵活调节收获体积以及全程参数监控等诸多优势,并严格符合GMP规范(图4)。此外,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滤膜堵塞现象,从而更好地保障了外泌体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。


图4. CEL-G® TFF Lab系列外泌体浓缩系统的优势


目前,通过TFF Lab系统,已成功提取了人参、姜、马齿苋、西红柿等多种植物外泌体,为外泌体在生物医学、化妆品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


5、总结

切向流过滤技术通过高效、温和的分离特性,正在推动植物外泌体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。随着膜材料科学与自动化控制的进步,TFF有望成为植物源纳米药物工业化生产的核心技术,结合其天然抗氧化特性,未来有望在精准医疗和绿色生物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


参考文献

[1]. Wu C, Li J, Huang K, et al. Advances in preparation and engineering of plant-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nutrition intervention[J].Food Chemistry, 2024: 140199.


[2]. Dad H A, Gu T W, Zhu A Q, et al. Plant exosome-like nanovesicles: emerging therapeutics and drug delivery nanoplatforms[J]. Molecular Therapy, 2021, 29(1): 13-31.


[3].Reka Agnes, Haraszti,Rachael, Miller,Matteo, Stoppato et al. Exosomes Produced from 3D Cultures of MSCs by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Show Higher Yield and Improved Activity. [J] .Mol Ther, 2018, 26(12):2838-2847.


[4].Rufan, Huang,Bo, Jia,Dandan, Su et al. Plant exosomes fused with engineered mesenchymal stem cell-derived nanovesicles for synergistic therapy of autoimmune skin disorders.[J] .J Extracell Vesicles, 2023, 12(10):e12361.


[5].Lifen, Yin,Ling, Yan,Qian, Yu et al.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RNA Profile of Ginger Exosome-lik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nti-Inflammatory Effects in Intestinal Caco-2 Cells.[J] .J Agric Food Chem, 2022, 70(15):4725-4734.


[6]. Mu, J., et al. (2018). Interspeci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ant and mouse gut host cells through edible plant-derived exosome-like nanoparticles. Molecular Nutrition & Food Research, 62(10), e1700830.


[7]. Teng, Y., et al. (2022). Plant-derived exosomal microRNAs shape the gut microbiota. Cell Host & Microbe, 30(6), 801-823.